近日,聚碳酸酯/双酚A中国工作组在全球工作组的框架下正式启动工作。该工作组隶属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,旨在提高公众对聚碳酸酯/双酚A的科学认知,客观认识双酚A(BPA)的化学性质,促进聚碳酸酯(PC)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表示,由于公众尚缺乏对BPA的科学认知,甚至存在误解,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,提高公众认知,消除偏见和误解。聚碳酸酯/双酚A中国工作组的成立,正是在政府、科研机构、行业协会、企业和公众媒体间搭建公共平台,就PC和BPA的相关话题进行深入沟通和探讨,以提高行业和公众对BPA的客观认知,同时合作引导国内外企业进行技术升级,为PC行业注入创新活力。
聚碳酸酯/双酚A中国工作组主席王冰表示,工作组将对媒体、社会声音以及企业声音进行全方位了解,并会加强和政府、科学界、社会、企业之间的互动。2016年,工作组将在中国与上下游生产商、产品客户等形成产业联盟,推进BPA和PC材料领域的健康发展。
科思创聚碳酸酯全球行业政策倡导总监陈瑞华表示,BPA的使用在国际上也受到过较为不科学的政策限制,例如德国有地方政府提出提案,要求从地方层面到国家层面全面禁止所有BPA成分的使用。2015年1月,法国也禁止BPA在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,这再一次引发了世界范围对BPA使用的激烈讨论。加拿大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中国都已出台了有关PC/BPA的限制条例。
这些讨论在国际范围呈现愈演愈烈趋势,严重影响到了PC材料在食品相关领域的正常应用。对此,聚碳酸酯/双酚A中国工作组成员卞华松在会上介绍,我国卫生部于2011年禁止BPA在婴幼儿奶瓶产品中的使用仅出于预防考虑,在实际应用测试中并未检测出任何毒性。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也在今年1月发布了BPA的毒性检测报告,报告显示,在正常的膳食摄入过程中,BPA对人体(包括成人和婴幼儿)不产生任何损害作用,不会产生任何形式的生理毒性、生殖毒性、神经毒性或者基因毒性,可以放心使用。
聚碳酸酯/双酚A中国工作组成员赵凯也解释道,BPA是聚碳酸酯材料合成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,将稳定存在于PC结构中,只有将材料结构进行破坏,才可能会有痕量BPA释放,即使被摄入到体内,也会经由肝脏形成无毒性的成分并被排出,不会在生物体内(包括动物、人体等)长期存在。同时在环境中,BPA易于降解,不会产生环境集聚。
本站所有信息与内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网站中部分新闻、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会员供稿,如读者对作品版权有疑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电话:025-85303363 QQ:2402955403。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转载本站的内容,请务必注明"来源:林中祥胶粘剂技术信息网(www.adhesive-lin.com)".
©2015 南京爱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01337 | 技术支持:南京联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